“耶稣讲了一个这样的比喻……”(路13:6a,新译本)

许多许多年前(确切一点,大概是在第4世纪时),当著名的神学家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在读了路加所记载的好撒玛利亚的比喻后,便给这个比喻作出了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的解释。

现有的奥古斯丁最早的画像(维基)Earliest known portrait of Saint Augustine (wiki)

当他读到“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的时候,他说,“”指的就是亚当,“耶路撒冷”是天上的和平之城,人——亚当——就是从这里堕落的(“”)。而“耶利哥”是月亮的意思,象征的是亚当(人)终究会死去。这个人所遇到的“强盗”,指的就是魔鬼以及它的差役/使者;他们“剥去他的衣裳”,原来就是夺去了人的永生,而打他并且“打得半死”,则是指它们说服人犯罪,以至于他虽然还活着,但实际上他的灵命已经死了,所以是“半死”。

林布兰 好撒玛利亚人 版画 Rembrandt The Good Samaritan etching

然后,接下来这个半死的人所遇到的“祭司”和“利未人”,说的就是祭司的职分及旧约的事奉;那个“撒玛利亚人”——注意——指的是一个监护者,所以是指基督本人!之后,撒玛利亚人给那人的“包扎”伤口,原来就是基督捆绑了罪给予人的束缚,而倒在他伤口上的“”和“”,则是美好的盼望所带来的安慰,以及勉励人要热心工作。那头驮着受伤的人的“牲口”,是因为基督取了人的身体,而“客店”就是教会。撒玛利亚人要离开的“第二天”,说的是基督复活后,交给店主的“两个银币”是指对今生及来生的应许,而“店主”嘛,那就是使徒保罗本人了!

好撒玛利亚的比喻,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团契小组也好,讲台也好,我们都听了许多有关这个比喻的教导。如果今天在讲台上有讲员这么解释的话,我们大概都要议论纷纷,这个讲员或许也会被列入“不能再邀请”的黑名单了。只是,这却是教会历史上其中一位伟大的教父与神学家的解读呐! 看着奥古斯丁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他基本上就是在这个比喻里头看到了整个基督教信仰的基要神学。他到底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解读——是不是因为他要用以简单的方式来阐述重要的神学,于是选择了这个比喻作为载体?或者,也比较可能的,是因为当时代的解经方式,就是比较偏向于寓意式(allegorical)的解读的?我们今天只能这样揣度,却无法确实知道。然而,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比喻,特别是故事性的比喻,读起来有趣,诠释起来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这些难度,除开因为这些比喻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我们都有很大的距离之外,另一个原因,或者也是因为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比喻乃是帮助我们过一个讨神喜悦的生活的教导管道,所以,在查看比喻时,我们的重点常常放在“这个比喻要怎样应用在我(们)的生活/生命中?”,直接跳过应该先问的重要问题:耶稣在讲这个比喻时的场合/场景/背景等,也因此,我们或者能够从耶稣的比喻中整理出一套基督徒的生活/事奉原则——比如,那10个童女多少会让我们想说5个愚蠢的童女最终不能与新郎一起坐席,是不是因为那5个聪明的童女好像比较自私?又或者,看到家主托付他的仆人的比喻时,我们就会警惕自己,要好好应用我们的恩赐/才干来服事,免得到时恩赐/才干全被神收回去了。这些自然都是很好的提醒和学习,而有提醒有学习固然重要,但毕竟都是我们自己思想反省的所得;更重要的,岂不是应该先明白及认识耶稣这些比喻原来要带出来的信息么?

也因为面对比喻时,我们留意的是应用的问题,于是,我们也就发现有些比喻基本上就是让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特别是那个不义的管家的比喻。那是不是一个反面教材?看起来不像,因为故事中的主人竟然夸奖他的精明!那难道是要我们像他一样虽然行不义,但是只要能够精明处理,那就没问题了?!显然不是。

路加的“旅程叙事”收录了许多比喻,好一些更是他福音书所独有的。这每一个比喻,都与耶稣的整体教导及他的“定意向耶路撒冷去”有关。或者,下次当我们在阅读这些比喻时,可以试着更加留意整个更大的处境与比喻本身的上下文,然后,或者就更能体会耶稣的福音是何等奇妙与不可思议的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