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莲啊,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怎能把你交出来!”(何11:8a,新译本)

何10章下半段,仍然是耶和华神透过先知,向以色列家发出的斥责和审判。在这里,神表明祂对以色列家的心意,就是要他们“为自己撒种公义”,那么,他们“就能收割慈爱的果子。”(10:12a)耶和华神还进一步告诉他们说“现在(就)是寻求耶和华的时候”,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候祂。(10:12b)可惜,以色列家始终没有把话听进去,继续偏行己路,“耕种奸恶,收割不义”!(10:13a) 因此,面对审判,实在是意料中事。

林布兰 (Rembrandt) 画作:孩童学走路 (c.1635-1637)

只是,也就在这当儿,却出现了第一个意料不到的发展——在责备以色列家的同时,耶和华神再次追述祂与以色列的相遇。在9:10a,耶和华神想起了与他们的相遇所带来的欣悦之情;这里,神想起的,却是他们与祂的特殊的关系:祂要作他们的父,他们要作祂的子女。对于以色列家,祂是深深地爱着他们的——在他们年幼时,祂就爱他们了。像人间的父亲引导自己的幼儿一样,神提醒以色列家,是祂“教导(他们)走路”,是祂“用双臂抱他们”,是祂温柔地“牵引他们”,是祂为他们减轻所负的重轭,更是祂,亲身弯下身子来,“喂养他们”……(11:1b-4)

但是,以色列家就像一个叛逆的孩子,对于耶和华神的恩惠和慈爱,完全不领情,反而越加背道而驰,越离越远。因此,审判的言语再次出现。

然后,就出现了第二个意料不到的发展。

就在耶和华神才藉着先知的口,指出以色列家所会面对的刑罚时;就在整个处境是紧绷着的、无法缓解的对立时,11:8-11神的口气却有了180°的转变:“以法莲啊!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把你交出来!……我的心肠翻转,/我的怜悯发动/我必不让我的烈怒发作,/必不再毁灭以法莲……”

耶和华神的这番话,这般语气,听在当时的以色列民耳里,尤其是身为父母的,应该会引起许多的共鸣和感叹吧?今天的我们,更可以马上联想到路加所记载的耶稣有关浪子的比喻里头那个父亲——那个在小儿子耗尽所有落魄而归、还在离家仍远的路上就看到他,并且不顾尊严地跑向他、拥抱他的父亲;那个在大儿子说了许多不中听的让父亲伤心的话之后,仍然殷切热烈地邀请他共享盛宴的父亲……。

19世纪末,英国诗人弗朗西斯·汤普森(Francis Thompson)在写作他那首传世之作《天上的猎犬》(The Hound of Heaven,也译作《天堂的猎犬》)时,不晓得是不是也想起了何西阿先知这里的这个记载,认识到耶和华神对祂所爱的人锲而不舍的追逐?

在诗歌里,汤普森描述自己如何像一只被猎犬追捕的小兔,上天下海地躲避神的恩典、日夜逃遁拒绝神的爱情。但是,猎犬有力的脚“跟随着、紧紧尾随着,/(但是,)从不慌忙追赶,/步伐总是泰然自若,/收放自如的速度,/伟大瞬即的临近……”神的爱始终不放弃,并且在诗歌结尾处,告诉诗人:“我就是你苦苦追寻的那一位,/当你驱逐爱时,你就驱逐了我。”

这首美丽的诗歌,实在很好地捕捉了何西阿先知让我们看到的神对以色列家的心意——不管他们怎样拒绝祂的爱情,怎样违背祂的心意,祂对他们,却始终没有改变。

因为,有一种爱,叫做耶和华神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