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刻苦己心……。”(利16:31,新译本)
有一次在母亲家里陪她吃茶点时,她的一名邻居过来把母亲托她买的东西交给母亲,母亲于是邀她一起吃茶点,但是,她说自己正在进行间歇性禁食(也有称为间歇性断食的,intermittent fasting ),所以推拒了。在那之前,虽然也曾听说过这个所谓的间歇性禁(断)食法,但一直要到那天,才遇到一个真正在执行的人,因此觉得十分有趣,也很佩服她的决心。然后,在疫情期间,种种原因促使人们开始注意健康,并纷纷从运动、情绪、饮食等方面着手,定期禁食就是其中一种,而间歇性断食法更是相当受欢迎的做法。事实上,在越来越讲究身体心理健康的今天,人们对禁食的做法一般都有耳闻,许多人更将之视为平衡我们过于丰盛(肥腻)的饮食的良方。
禁食,于现代人而言,跟许多其他事物一样,是改善我们生活素质的又一工具。
而说到禁食,基督徒们更是不陌生。圣经自旧约开始,就有多处关于禁食的记载。我们最熟悉的,大概就是主耶稣在旷野40昼夜接受试探时的禁食。根据路加,“那些日子(40天的旷野试探)(耶稣)什么也没有吃”(路4:2a)……只不过,相对于我们今天对禁食的认识,圣经中的禁食,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带象征意义的行动,是另一种形式的形象语言。
人在伤痛时,往往会食不知味,也有胃口尽失的。禁食,因此就成为哀伤很形象的表达。
撒母耳记上结束前,记载了扫罗和约拿单以及他另外两个儿子的陨灭,基列·雅比的居民在取回并埋葬他们四人后,就为他们“禁食7天”(撒上31:8-13)。这样的禁食,并不是一种宗教仪式所需,而是内里悲痛的外在表达。同样的,大卫在听闻这个噩耗后,就为他们“悲哀、哭泣、禁食直到晚上。”(撒下1:12b)当哈曼试图歼灭犹太人的诡计得逞,波斯王“毁灭、杀绝、除尽”的谕令传遍各省各地时,每一省每一地的犹太人都“大大悲哀,禁食、哭泣、悲伤……”(帖3:12-4:3)。远在异国他乡的尼希米听到故土耶路撒冷的城墙倒塌时,也悲痛得禁食好几天(尼1:1-4)。
禁食的举动,切实地带出了禁食者的悲恸之情,表达出深沉的哀痛、难以言喻的忧伤。
神在设立每年一次的赎罪日时,一再提到在那一日(七月初十),以色列民当“刻苦己心”(利216:29, 31;也见利23:26-32),指的,就是要禁食。禁食,在圣经中也是认罪悔改的形象语言。
被掳后得以归回的以色列民,在耶路撒冷城墙重建完工后,就在以斯拉及尼希米的带领下,集体“身穿麻衣,头上蒙灰”地禁食,向神承认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列祖的罪。以色列臭名昭彰的亚哈王在杀害拿伯然后霸占他的葡萄园后,神藉先知以利亚向他宣判了严峻的审判,亚哈听见神的审判后,竟然撕裂自己的王服披上麻衣,还禁食,甚至睡在麻布上,脸色沮丧,尽显他对自己恶行的悔意;耶和华神也因此没有在亚哈有生之年把所说的灾祸降下(王上21:17-29)。
禁食的举动,具体地表现了禁食者对自己所犯的罪的忏悔与回转。
通过禁食,禁食者在向神承认自己的罪孽过犯的同时,也向神表达了自己谦卑求恩的心意。大卫对乌利亚所作的恶事极其惹动耶和华神的厌恶,因此击打大卫与拔示巴在这罪中所生的儿子。大卫于是“为那孩子恳求神,并且禁食……”,就是盼望神在孩子还活着的时候,能够因为怜悯大卫,让孩子活着(撒下11:26-27, 12:15b-23)。
禁食的举动,形象地表达了禁食者在谦卑中敞开自己,寻求并仰赖耶和华神的怜悯与恩慈。
通过禁食的举动,圣经的记载让我们看到——禁食是人向神敞开自己,寻求神的怜悯、赦免与帮助的形象表达,是敬虔生命的一种表现。
今天,医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禁食(主要是间歇性禁食)在人们的健康上所扮演的积极角色,然而,就像保罗提醒的,“操练身体,益处还少;唯独操练敬虔,凡事有益,想有今生和来世的应许。”(提前4:8)禁食作为敬虔的一种表征,在信仰生活中操练禁食,肯定是有益的。
只是,当禁食成为敬虔的表现时,它实在也是陷阱处处的。这是在操练禁食时,不得不加以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