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了肉身,驻扎/扎营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和合本+直译)

提起“会幕”(在不同处境下也有译作“帐幕”的),我们最早的印象,大概就是旧约出埃及记里耶和华神给予摩西关乎会幕的建造的指示(出25-27章),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这是一个很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建造。只不过,从那里开始,我们却会逐渐看到这个以金、银、铜、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山羊毛、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荚木及种种宝石香料搭建制造的会幕以及其中的物件(如约柜、桌子、灯台等),原来要成为以色列民信仰生活的中心。


会幕的院子 The court of the Tabernacle (图源/source: BiblePlaces.com)

会幕虽然是实际可见的,但是,它在以色列的认知里,更是一种不可见的形象表征——以有形的会幕及其中的物件,带出无形的重要意义:耶和华神与祂的子民同在。不仅如此,在以色列民行走旷野的40年里,会幕的同行更一再地提醒以色列民另一个重要的事实:只有一位神!这位神无形无相,却藉着会幕带领着他们——祂的子民。
在接下来的先知书与诗篇里,尽管以色列已经在应许之地落地生根,并以宏伟的圣殿取代了简单的会幕,但是,会幕语言依然不断出现,并且反复地强调着一个事实:神的帐幕会永远在祂的子民中间,祂永远要作他们的神,他们则要敬拜祂(如结37:27-28;诗12:7 等)。

望着所罗门宏伟的建筑,以色列民大概都曾经这样相信着——看哪!这鬼斧神工、金碧辉煌的圣殿啊!神当然就在我们中间啊!但是,随着圣殿在巴比伦的铁蹄下化为残垣败瓦,以色列民对于耶和华神同在的信念也遭到了强烈的挑战。尽管犹太人被掳归回后重建的第二圣殿后来在大希律的扩建下似乎重现所罗门圣殿的光辉,然而,对于大多数的犹太人而言,神的同在仍然是一个问号,而这个问号在400年的沉默期间,更显突出。
耶和华神是否仍旧与祂的子民同在?祂的会幕在哪里?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约翰将“会幕”这个形象语言推向了一个让他的读者让当时的犹太人完全意料不到的方向。约翰说:神的道成了肉身,驻扎/扎营在我们中间。And the Word became flesh, and dwelt (pitched a tent/tabernacled) among us.
神的会幕再次来到人中间,只不过,这个会幕不是当年的一个建筑,而是一个人。
希腊文 σκηνόω (skēno­ō)是“会幕”的动词,有“居住、住在、扎营”(to live, to swell, to pitch a tent) 等意思,约翰就巧妙地借助这个希腊字,一方面指出神取了人的样式,居住在人中间;另一方面也同时指向当年神在以色列民中间的扎营同在。因此,在看到约翰的这句话时,对自己的历史一直都了如指掌的犹太人很难不把它跟他们所熟悉的会幕联系起来,更无法忽视约翰所试图带出的意义——神仍然与祂的子民同在,而且这次是亲身来到了他们当中,自己成为了象征神临在、象征神同在的“会幕”。而在耶稣日后的事工中,他们也一再地看到耶和华神是如何地与耶稣同在,而耶稣又是带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权柄向他们讲说神国度的事。

以后,当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整理了耶稣所成就的救赎之功后,就在书中进一步指出耶稣在作为神与人同在的会幕的同时,也是这会幕所献上的完美的祭,以致人如今能够藉着耶稣“坦然无惧地(去)到施恩的宝座前(至圣所)”,直接来到神面前!(参见来4:16)

神仍然与祂的子民同在,而且,这次是亲自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同在——生活他们所生活的、体验他们所体验的、哭他们所哭,笑他们所笑。这就是“道成了肉身,扎营在我们中间”的意义了。
这个主日是复活节期的第二个主日(Second Sunday of Easter),专心思想耶稣如何取了人的样式,扎营在我们中间,诚然是最恰当不过的事了。